《走進“一帶一路”·看國門》:一帶繁花一路歌
發布時間:2023-04-21 09:24:09 | 來源:群言出版社 | 作者:李滿意、胡明 | 責任編輯:孫靈萱2023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第10年,《走進“一帶一路”·看國門》一書由群言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全書系統性地梳理了“一帶一路”從倡議到實踐的偉大歷程,展示其從“大寫意”到“工筆畫”的重大成就,總結其未來可期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發展前景。作者秦玉才曾任國家發改委西部開發司司長,現任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浙江大學兼職教授。先后在國家發改委投資司、西部司,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曾先后參與了《中國“一帶一路”規劃》《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的愿景與行動》等文件的組織起草,參與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規劃等“一帶一路”重大課題研究。作為“一帶一路”規劃的起草參與者、組織者之一,作者撫今追昔,深情抒發了對祖國曾遭受屈辱史的沉重痛惜,更由衷贊美了祖國寧靜祥和富強美麗的今天,謳歌了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帶動下,以陸路口岸為代表的“國門”發生的滄桑巨變。全書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作為見證人的自豪和喜悅。
《走進“一帶一路”·看國門》是筆者目前看到的梳理“一帶一路”倡議及其發展脈絡最為清晰的圖書。
作者跳出了一般按照學術研究撰寫的習慣,從“一帶一路”的頂層設計、愿景行動、歷史傳承、良好開局、海上合作、共建“六廊”、區域合作、地方融入、機遇挑戰、未來可期等10大點出發,進行歸納總結。一方面遵循時間順序,梳理重大倡議的事件發展經絡;另一方面以情理邏輯和歷史動因為緯線,從頂層設計開始注入歷史傳承因素,表達“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既有審時度勢,更有歷史發展的一脈傳承。
例如,在愿景行動這個點上,作者以4個共建原則——堅持合作開放、堅持和諧包容、堅持市場運作、堅持互利共贏,概括了合作范圍,目標導向,并點出了6大合作方向(即六大經濟走廊),強調了5大合作重點(即政策溝通、設施溝通、貿易溝通、資金溝通、民心相同的“五通發展”);還就3大合作機制,梳理了“一帶一路”6大共建之路——即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歸納了“一帶一路”的保障體系;最后總結了5大重大意義。在這個點上延伸了9條經脈,又用9條經脈的拓展,將過去和當下的相關歷史融入其中,織就緯線融入,組成一張立體而全面的事物網,一目了然而印象深刻。
鑒于作者收集整理的資料全而精,文字簡潔凝練,該書讀起來很輕松。即便是對“一帶一路”不大了解的人,也能快速熟悉其全貌。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該書是一部全面了解熟悉“一帶一路”的科普類圖書。而對相對專業的讀者而言,該書收集整理融匯的資料,有助于專業學者更進一步的研究,并就作者提出的機遇和挑戰等做出思考。
作者并沒有將筆端只停留在整理事物上:除了用粗筆勾勒出“一帶一路”倡議的點、線、面這幅網圖之外,更用賦比興的抒情手法將網圖著色,讓其更加多姿多彩,值得品味。
例如,在歷史傳承這個點面上,作者在總結完古代絲綢之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絲路精神傳承啟示后,回憶起2015年3月,經國務院授權,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后,為自己付出的勞動感到欣慰,心情異常激動,特地撰寫了一篇《“一帶一路”賦》,恰當地烘托了“一帶一路”倡議正式實施時,參與者的豪情壯志!
在良好開局、海上合作、共建六廊等點上,作者還把自己曾經發表在相關報紙雜志或經過整理的相關資料很好地穿插其中。如共建六廊中提到的“中歐班列開行”,除了簡要的文字敘述“一帶一路”倡議建設下的中歐班列,作者特地插入一段長文,講述中歐班列的來龍去脈、發展情況、發展特點、后續規劃等,讓讀者在這個點上延伸了一個新的時間軸,理解中歐班列這個項目的重要意義。
在講述國門口岸發展時,作者更多地運用歌曲、故事、傳說等來烘托敘述氛圍,大量運用比喻、排比等手法,淋漓盡致地抒發熱愛和激動之情。
通讀全書,讀者可以從特殊的視角,巡禮一城一歌,走進“一帶一路”旅途?!蹲哌M“一帶一路”·看國門》的第一部分,作者用10個大點全景式、立體多視角地呈現了“一帶一路”的整體情況。第二部分是非常特別的構成。它以我國陸路邊境地區的9大省份為面,以9大省份中對外開放的邊境口岸城市為點,所以稱之為“國門”——同時,也是“一帶一路”倡議中我國陸路建設的重要口岸城市,以此展開敘述。誠如作者所言:這是“我在國家發改委西部司工作期間,出于工作需要,多次深入沿邊地區調研,翻山越嶺,沿著彎彎曲曲、綿延萬里的邊境公路和邊境巡邏線,考察了大部分邊境地區和沿邊9省區,行進在祖國陸路邊境的座座國門,感受了一座座國門的歷史悠悠、滄桑巨變”。
這部分內容,作者從廣西東興、憑祥開始,到云南瑞麗、磨憨,到新疆霍爾果斯、阿拉山口、塔城,再到內蒙古二連浩特、滿洲里,最后到黑龍江黑河、綏芬河,以神圣莊嚴而又喜悅激動的情懷,以看似形散而實則靈聚的方式,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來的國門巨變,如詩如畫般地展示出來。
對每個國門城市,作者一般按三四個小節來展開描述:一般先講述該城市大致的歷史、重要戰略地理意義,以及在該地發生的重要歷史事件和著名的革命歷史;接著重點講述這座國門城市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來取得的輝煌成績;最有意思的是作者在觀感上敘述歷史后,會在這個城市四處打卡旅游,仿佛化身資深導游和當地民眾,以自豪而興奮的熱情,整體呈現這個別具一格又頗具代表性的城市風貌,仿佛為這座城市譜寫了一曲禮贊之歌。文字把讀者帶到各地,與作者一同見證著美麗動人的城市風景,品味濃郁深厚的愛國之情。誠如作者所說,“這一座座莊嚴的國門,見證著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中國人民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偉大實踐?!?/p>
我們有理由相信,愛好和平發展的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一定能把“一帶一路”建成更加美好的“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李滿意、胡明)